首页

优美女王踩踏

时间:2025-05-29 22:08:44 作者:“一带一路”合作持续高质量推进,多项数据延续增长态势 浏览量:81022

 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(记者 陈溯)7月12日是“国际防治沙尘暴日”,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(国家林草局)获悉,近20年来,中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、强度减弱的趋势,由1981年至2010年均值17次,减少到近10年均值9.2次。

  “国际防治沙尘暴日”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,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。

 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,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(沙尘源、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),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。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、建设防护林,可以增加地表植被,防治土地沙化,减少沙源面积,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、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。

  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,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《防沙治沙法》,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。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,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。

  经过长期努力,中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,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。据国家林草局统计,“三北”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.8亿亩,治理退化草原12.8亿亩,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.05%提高到13.84%,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%降低到70%左右,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,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,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。

  中国积极履行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,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。近一年来,中国以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为行动指南,挂牌成立了中阿干旱、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,重点面向东北亚、阿拉伯国家等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,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,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,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。(完) 【编辑:于晓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当黄埔“招商大年”遇见广州投资盛会

澳大利亚江苏总会法律顾问唐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此次新年联欢会不仅展示了江苏籍侨胞的文化风采,更彰显了江苏总会与澳纽工商联合总会在凝聚乡情、传承中华文化、推动中澳交流中的积极作用。(完)

东风着陆场各系统做好准备 迎接神十七航天员回家

会上有记者提问,据报道,美国陆军部长近日称,其访日期间与日防卫大臣讨论了美陆军多域特遣部队部署问题。有分析称,这可能意味着美将在日本部署“堤丰”中导系统。请问对此有何评论?

中国文化馆年会在包头举办

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,在上述操作后,降准、降息的窗口仍需后移。考虑到当前流动性整体平稳宽松,此次特别国债平滑发行、节奏拉长,减弱了对流动性的集中冲击,以及在防资金沉淀空转、银行对MLF需求不高的背景下,MLF也仅维持了等量续作,短期内降准的必要性更是不高。

日本2月核心CPI同比上升2.8% 30个月连涨

北京7月12日电 (记者 徐婧) 第七届中国“网络文学+”大会开幕式暨主论坛12日在北京举行。当天,81部优秀网络文学作品入藏国家版本馆。

坦桑尼亚前外长:中国将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更大作为丨三中全会·世界观

新华社河内10月12日电(记者许可 刘天)当地时间10月12日,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河内越共中央驻地会见越共中央总书记、国家主席苏林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